返回

羊寄生蟲病預防和治療

  • 海玉
  • 2877閱讀
  • 2020.06.30

近年來,羊養殖產業發展極快,羊養殖規模在逐步擴大,養殖個體散戶越來越多,隨之常見的寄生蟲病發生概率越來越大?;诖?,下面將對羊養殖中比較常見的寄生蟲介紹相關的預防措施及治療手段。

羊寄生蟲病有哪些
      羊常見的寄生蟲病種類很多,概括起來屬于蠕蟲病、蜘蛛 昆蟲病和原蟲病三大類。其中常發生的蠕蟲病有捻轉胃蟲病、 鉤蟲病、闊口線蟲病、結節蟲病、鞭蟲病、肺線蟲病、肝片形 吸蟲病、前后盤吸蟲病、莫尼茨絳蟲病、細頸囊尾蚴病、腦包 蟲病。蜘蛛昆蟲病有疥癬病,羊鼻蠅蛆病、傷口蛆疽病和羊虱、蜱病。但原蟲病較少見。舉例如下:
1、螨病
      羊螨病是疥螨和癢螨寄生在羊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螨病又稱疥癬、疥蟲病,其具有高度傳染性。本病主要發生于冬季、秋末和春初,主要通過接觸或通過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廄舍、用具等間接引起感染。螨病是嚴重危害羊群健康的寄生蟲病。
2、片形吸蟲病
      片形吸蟲病又稱肝蛭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蟲病之一。片形吸蟲寄生于羊的肝臟、膽管,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羊患病后常伴發全身性中毒和營養障礙。幼畜及綿羊常因此病大批死亡。慢性和隱性患羊消瘦、發育不良及毛、乳產量顯著降低。
3、絳蟲病
      絳蟲病是莫尼茨絳蟲、曲子宮絳蟲及無卵黃腺絳蟲寄生于綿羊、山羊和牛的小腸所引起的。其中莫尼茨絳蟲危害最為嚴重,特別當羔羊、犢牛感染時,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甚至可引起死亡。三種絳蟲既可單獨感染,也可混合感染。
4、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所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本病在全世界廣泛存在和流行。
5、羊消化道線蟲病
      寄生于羊消化道的線蟲種類很多,消化道線蟲往往混合感染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腸炎和消化機能障礙,病羊消瘦、貧血,嚴重者死亡。
羊肝片吸蟲病怎么治療
治療:
      1、常用的驅蟲藥物有硝氯粉(拜耳9015),每千克體重4-6kg,加水灌服或包在菜葉中口服;硫雙二氯酚(別?。?,每千克體重100mg,口服,但服藥后有拉稀現象,可自行恢復正常(4月齡以下的羔羊不宜服);丙硫咪哩(抗蠕敏),每千克體重5-15kg,口服,對成蟲具有良好驅除效果;硫溴酚(抗蟲一349),每千克體重30-40ml,1次日服;四氯化碳,成年羊1.5一2ml,6-12月齡1ml。加等量液體石蠟油肌肉注射;也可加4倍液體石蠟混合灌服。
      2、病羊每千克體重一次口服硝氯酚5毫克和丙硫苯咪唑20毫克,間隔2 天后重復1次。
由于肝片吸蟲對紅細胞破壞能力很強,驅蟲后肌肉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鐵)補血,5毫升/只。3天后再肌注一次。對體質較差及懷孕母畜的愈后恢復用“速補”(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每50克兌水500千克?!皬秃暇S生素B”(主要成分為硫磺素、煙酸、核黃毒、泛酸、生物素、吡哆素、鈷胺素和葉酸等)混合飲水,并肌肉注射“牲血素”。妊娠母畜在分娩2個月后驅蟲,同時補充“速補”及“復合維生素B”混合飲水,并肌肉注射“牲血素”。
      3、中藥治療羊肝片吸蟲病
      處方1:
      用稱取等量的川芎、藜蘆、荊芥、桔梗、草果進行粉碎,一般大羊每次服用7.5g,中等羊每次服用6g,小羊每次服用4.5g,間隔1天服用1次,連續使用3次。
      處方2:
      用肝蛭散,主要成分為20g甘草、30g厚樸、25g肉蔻、25g龍膽草、25g貫眾、25g木桶、25g茯苓、25g澤瀉、25g蘇木、25g檳榔,研末服后給病羊服用1/4的劑量即可。
      處方3:
      赤芍20克,貫眾、森通各l8克,檳榔、龍膽各30克,澤瀉l0克,厚樸l5克,豆蔻l5克,甘草l0克,水煎服。牦牛、羊用量減半。
羊肝片吸蟲病如何預防
      羊肝蛭是羊肝片吸蟲病。馬、牛、豬及人也可感染。羊在食草、飲水時攝入經椎實螺中間宿主體內發育逸出后形成的囊蚴而感染。蟲體寄生于畜體肝臟、膽管內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同時伴發全身性中毒現象及營養障礙、水腫等癥狀的疾病。本病臨床上呈急性、慢性和隱性表現。
       本病多發于多雨、洪水泛濫年份,易發生在沼澤低洼地區。羊發生本病多呈急性型,一般多發生于夏秋季節。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感染蟲體的數量、年齡和飼養管理條件等。反復多次吃入囊蚴,羊表現明顯的癥狀。急性病羊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或廢絕,腹脹,有時腹瀉,精神沉郁,離群落后,很快出現貧血、黃疸、粘膜蒼白,肝區叩診半濁音界擴大,壓痛明顯。常引起羊群,特別是幼羊大批死亡。慢性型病羊食欲不振,逐漸消瘦,貧血,粘膜蒼白,便秘和下痢交替發生,異食,被毛粗亂,步行緩慢,眼瞼、頜下、胸下、腹下水腫,肝臟腫大。懷孕母羊往往站立不起,發生癱瘓,甚至發生流產。剖檢時可見急性病例肝臟腫大,表面有紅色素狀蟲道;慢性病例肝臟呈現肝實質硬變,呈灰白色,膽管擴大,突出于肝表面凹凸不平,膽管內有大量鈣質和其他鹽類沉積。全身水腫,貧血,脂肪膠凍樣。
防治羊肝片吸蟲病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定期驅蟲。在疫區、或有肝片吸蟲病史的地區,每年春、秋兩季驅蟲1次,常用藥物有碘醚柳胺,硝氯酚、丙硫咪唑、五氯柳胺、硫雙二氯酚、四氯化碳等,各種藥物的劑量及使用方法如下:
      ① 碘醚柳胺。對驅除成蟲及6周齡以上,12周齡以下的未成熟肝片吸蟲均有效??诜┝繛槊壳Э梭w重7.5毫克。
      ② 硝氯酚。對驅成蟲有高效??诜┝繛槊壳Э梭w重4~5毫克。
      ③ 丙硫咪唑。對驅除肝片吸蟲成蟲有良好效果,口服劑量為每千克體重5~15毫克。
      ④ 五氯柳胺。對驅成蟲有高效,口服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5毫克。
      ⑤ 硫雙二氯酚。對驅成蟲有效,但注意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诜┝繛槊壳Э梭w重80~100毫克。
      ⑥ 四氯化碳。對驅成蟲有效??诜┝繛槌赡暄蛎恐?毫升,6~12月齡羊1毫升,與液狀石蠟以1∶4比例混合灌服。也可按同樣劑量以1∶1比例與液狀石蠟混合后肌肉注射。
      (2)糞便發酵處理。及時對羊舍內的糞便進行堆積發酵,特別是驅蟲的糞便更要認真處理。
      (3)消滅中間宿主。結合水土改造工程或用1∶50000硫酸銅溶液對肝片吸蟲的中間宿主——椎實螺進行浸殺或噴殺。
      (4)對病羊用以上藥物進行治療。
羊肝片吸蟲病會傳人嗎
      羊肝片吸蟲病不會傳染人,羊傳染給人的主要是布魯氏菌病。

羊肝片吸蟲病病原: 
      肝片吸蟲外觀呈扁平葉狀,體長20-35mrm。該病癥狀表現因感染程度、機體抵抗力、年齡、飼養管理條件等不同而異,一般羊只約有50條由時就會出現明顯癥狀;幼羊輕度感染即表現癥狀。該病多發生于潮濕、多水地區;急性型多發生于夏末秋初;慢性型多在冬、春季發生。
羊肝片吸蟲病流行特點:
      該病的癥狀表現因感染強度、羊的抵抗力、年齡、飼養管理條件等不同而異,幼畜輕度感染即表現癥狀。急性型癥狀多發生于夏末秋初,是因在短時間內遭受嚴重感染所致。慢性型癥狀較多見于患病羊耐過急性期或輕度感染后,在冬春轉為慢性。
羊肝片吸蟲病癥狀:
      急性型病羊,初期發熱,衰弱,易疲勞,離群落后;肝區壓痛明顯;很快出現貧血、黏膜蒼白(圖2-2-3),嚴重者在幾天內死亡。慢性型病羊,表現為消瘦、貧血、黏膜蒼白、食欲不振、異嗜、被毛粗亂無光澤,且易脫落;眼瞼、頜下、胸下、腹下出現水腫(圖2-2-4);便秘與下痢交替發生。病情逐漸惡化,最后可因極度衰竭死亡。
羊血吸蟲病怎么防治
      羊血吸蟲病是日本血吸蟲寄生在羊門靜脈、腸系膜靜脈和盆腔靜脈內。引起貧血、消瘦與營養障礙的一種寄生蟲病。日本血吸蟲病是互源性人獸共患的寄生蟲病,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生物和社會因素,錯綜復雜。宿主除人外,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蟲病的動物有牛、山羊、綿羊、馬、驢、騾、豬、犬、貓和野生動物,近40多種,幾乎各種陸生動物均可感染,而且人與動物之間可以互相傳播。

羊血吸蟲病防治: 
怎么去控制傳染源?
1)每年的春夏和秋季對羊群進行驅蟲,定期檢查羊群,淘汰病羊。
2)將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堆積發酵做成農家肥。
3)結合實際一般用滅螺藥物殺滅中間宿主,阻斷吸血蟲的發育和傳播。
4)選擇無污染的水源,對水源定期檢測,確定無尾蚴后在進行引用,采用水源專用,防止尾蚴感染。
怎么去治療感染吸血蟲病的羊:
1)口服吡喹酮,40-60mg/kg, 1次/天。連用5天。
2)頸靜脈注射硝硫氰胺,3-5mg/kg,配制成3%水懸液。
3)灌服敵百蟲:山羊,60-80mg/kg。綿羊,90mg/kg.
4)灌服:六氯對二甲苯,250-350mg/kg。
羊血吸蟲病用什么藥
羊血吸蟲病治療可選用下列藥物:
      (1) 硝硫氰胺(7505)劑量按每千克體重4毫克,配成2%~3%水懸液,頸靜脈注射。
      (2) 吡喹酮劑量按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一次口服。
      (3) 硝硫氰醚(7804)劑量按每千克體重60~80毫克,灌服。
      (4) 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劑量按每千克體重700毫克,平均分成7份,每天1次,連用7天,灌服。
      (5) 對已經發病的羊群用貝尼爾按8mg/kg,深部肌肉注射,1次/天,連用2天,15天后康復,若預防可按3mg/kg,深部肌肉注射。對附紅細胞體并發肺炎的羊除采用上述方法外,并可灌服中藥:天花粉20g,黃芩10g,生石膏20g,甘草6g,(2只成羊量)或清肺散開水沖服,每500g,供10只羊飲服。

      羊血吸蟲病是血吸蟲寄生在羊門靜脈、腸系膜靜脈和盆腔靜脈內,引起貧血、消瘦與營養障礙的一種疾病。癥狀:羊患本病多呈慢性經過,只有當突然感染大量尾蚴后,才急性發病。病羊表現體溫升高,似流感癥狀,食欲減退,精神不振,呼吸迫促,有漿液性鼻液,下痢,消瘦等,??稍斐纱笈劳?。一經耐過則轉為慢性。輕度感染的羊,缺乏急性表現。慢性病例一般呈現黏膜蒼白,下頜及腹下水腫,腹圍增大,消化不良,軟便或下痢。幼羊生長發育停滯,甚至死亡。母羊不發情、不孕或流產。
羊腦多頭蚴病如何治療
      腦多頭蚴病又稱腦包蟲病,是寄生于犬的多頭絳蟲的幼蟲腦多頭蚴寄生在山羊、綿羊的腦脊髓內引起的疾病。表現腦膜炎及一系列神經癥狀,甚至死亡,是危害羊群的嚴重寄蟲病。全球分布,多見犬活動頻繁的地方。

治療:
羊腦多頭蚴病的治療措施主要有兩種,一種為手術摘除蟲體,另一種為藥物治療。
      1) 就手術摘除蟲體而言,是指通過手術摘除寄生在羊腦髓表層的蟲體。這種治療方法最為直接,所取得的治療效果也十分顯著。在多頭蚴蟲發育完全之后,在囊體所在部位進行穿刺開口。沿著開口通過注射器吸取囊中的液體,隨著液體的吸出,會使囊體縮小,然后完整的摘除蟲體。就藥物治療而言,也可以取得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
      2) 當發現癥狀時,先將羊置于舍內。如出現興奮可先鎮靜,之后口服或肌肉注射吡喹酮,口服量按每千克體重 70毫克,方法將吡喹酮與白面按1  : 2混勻,放入長頸玻璃 瓶內,加水適量混勻,1次灌服。
      3) 先將吡喹酮與過濾消毒好的植物油按1 : 10混合 (因其不溶于水),或與液體石蠟混合(按1 : 10),置于研  缽內研磨,在臀部分2點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60毫克。 有個別羊用吡喹酮同時配合降壓消炎,促進吸收藥物,很 快得到康復。
      4) 在治療過程中如癥狀減輕,能飲食,最好間隔5天 后再用1次吡喹酮。如第2次用藥后無特殊變化證明蟲 體被殺死。對患病中期羊,在用2次吡喹酮后,按腦炎治  療,一般1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后停藥7~15 天,再繼續用藥2個療程,多數可治愈。
      5) 羊患腦包蟲晚期時,用吡喹酮后癥狀加劇再用降壓 消炎藥多數效果不佳,治療價值不大。
羊腦多頭蚴病如何預防
預防羊腦多頭蚴病的方法:
      1、對狗定期驅蟲,每年1次,冬季為佳,藥物用氫溴 酸檳榔堿,每千克體重2~ 4毫克,或吡喹酮每千克體重5 毫克,每次混于食物中喂服。病羊、死羊的腦、脊髓不讓狗吃。
      2、對羊糞、狗糞堆積發酵消毒處理。夏季半月清1次羊圈,冬、秋季1~2月1次,保持圈舍干燥清潔。
      3、防止犬等肉食獸吃到帶有腦多頭蚴的羊腦、脊髓。病羊的腦、脊髓應燒毀或深埋。對牧羊犬進行定期驅蟲,及時撲殺野犬。
      4、應注重隔離羊群與多頭蚴的終末宿主,例如在狐貍以及野犬等多頭蚴的終末宿主靠近羊群時應注意驅趕,以免羊群受到感染。

羊腦多頭蚴病流行特點:
      首先,羊腦多頭蚴病的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在全年的各個季節之中都會出現零星發病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在春季和秋季的病例相對較多,但無明顯的規律性而且病羊沒有直接傳染性。波爾純種山羊青年羊羊腦多頭蚴病的發病較多,而對于成年羊和60日齡前未斷奶羊而言,則很少發生該病病。雜交山羊中波爾山羊血統越高的發病率越高,白山羊未見病例。除此之外,羊腦多頭蚴病在體質較好的羊中比較多發,而偏瘦弱的羊中則很少發病。病情會出現反復,病羊的病情即使有所好轉,但數日后仍會有病情反復的情況。其次,羊腦多頭蚴病的顯著癥狀為神經癥狀。典型病例會導致病羊走路緩慢,并且會出現搖擺的情況。病羊的反應比較遲鈍,而且病羊的視力會隨之下降,隨著病情的加重,病羊會出現極度虛弱的情況,甚至會臥地不起。而急性病例則會導致病羊出現高燒癥狀,體溫可以達到40攝氏度以上,并會伴隨著呼吸急促以及口吐白沫等癥狀。最后,羊腦多頭蚴病的病程較長,病羊通常會在發病后的2-4周內死亡,但也會出現病羊在7-8周時死亡的情況,羊腦多頭蚴病的死亡率極高,死亡率接近100%。通過觀察分析可以總結出人工飼喂的羊群中羊腦多頭蚴病發病較少,而對于野外放牧的羊群而言,羊腦多頭蚴病的發病幾率則相對較高。另外,發病羊群都飼養犬,并且伴隨放牧。

相關百科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